栏目: 作者:章 云(资格证书号:A0170615080001) 时间:2025-08-18 查看:次
风险提示:本文所有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北京指南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市场信息】
【央行重申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提质增效仍是信贷投放主线】央行日前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结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谈及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报告》指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力度和节奏等。业内人士指出,总的来看,面对上半年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及诸多不确定性,货币政策组合拳与其他宏观政策相互配合,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持续营造适宜的环境,同时宏观政策思路的转变也有助于经济供求动态平衡。往后看,已实施政策的效果还将进一步显现,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也仍是未来信贷投放的主线。来源:财联社
【特朗普宣布:暂无计划因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据《环球时报》,最近,美国以惩罚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宣布对印度商品额外加征关税。美方还威胁或因购买俄罗斯石油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次级关税。据路透社16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15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后表示,暂无针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加征关税的计划。在阿拉斯加结束与普京的会晤后,特朗普接受福克斯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鉴于这次会晤的情况,自己暂时不会考虑因为购买俄罗斯石油对中国加征关税。特朗普还称:“我可能不得不在两三周后考虑这个问题,但现在我们不必考虑这个问题。”来源:财联社
【券商8月调研近180家公司 三大行业更受青睐】Wind数据显示,8月以来已有178家A股上市公司接待了券商调研。从单家公司情况看,中宠股份、九号公司-WD、杰瑞股份、金橙子、海康威视、甘源食品等消费、科技类公司更受券商关注;从二级市场表现看,超八成被调研公司8月以来实现正收益。从整体行业分布情况看,前述178家公司较为密集地分布在电子、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AI产业链、机器人板块等投资机遇获得券商看好。来源:财联社
【兴证策略:这是一轮“健康牛” 市场没有整体性过热】从资本市场的历史使命看,当前更需要一轮“慢牛”。也因此,年初以来指数稳步向上,而波动率持续下行,当前更已逼近历史底部。这是“健康牛”的第一个特征。如我们在2025年度策略中提示的,本轮提振股市,肩负着推动居民和政府资产负债表修复、通过财富效应提振市场信心、化债并盘活优质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等重任。近期又增加了推动供给侧出清、“反内卷”的任务。从股市承担的任务看,核心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要实现国家的高质量发展、要让大多数人赚到钱,这便决定了本轮市场一定是底部缓慢抬升的稳步市场,而非动辄“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大涨大落。来源:财联社
【浙商策略:认准“系统性‘慢’牛”格局 看中长、略短期】上周市场放量上冲,主要宽基指数均录得正收益。展望后市,上证指数带量突破2024年高点3674,日线MACD顶背离有望被化解,下个目标或将指向2021年结构性牛市的高点3731。考虑到本轮牛市的性质是“系统性‘慢’牛”,“雨露均沾”是行情“底色”,因此“大金融+泛科技”的搭配有望持续战胜基准。我们建议,适度忽略短线走势,在重要支撑(如20日、60日均线)附近分别增加短线、中线配置。行业配置方面,继续采取“大金融+泛科技”均衡配置(银行、非银等金融+军工/计算机/传媒/电子/电新等科技成长),不因银行板块的短期回调而抛弃“压舱石”,同时继续增加对前期落后板块地产的关注度;此外,注意积极挖掘年线上方低位个股,做好板块内“高低切”操作。来源:财联社
【招商策略:居民资金有加速流入的信号吗?】7月社融在政府债支撑下继续增长,新增社融6个月滚动同比增速继续回升,但结构上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的短贷和中长贷均小幅走弱,反映实体信贷需求相对疲软。在经济活跃度有限的情况下,居民存款持续活化,7月M1增速继续回升的同时M2-M1剪刀差继续收窄,存款由企业和居民流向非银部门特征明显,居民投资行为正呈现逐渐活跃的趋势。从当前居民资金入市的主要渠道来看,融资余额、私募基金规模持续攀升、个人投资者开户数活跃,成为当前居民资金入市的主要渠道,增量资金形成某种程度的正反馈。从对市场风格的影响看,市场则呈现明显的科技成长风格(科创200、创业板指)+小盘风格(中证1000、中证2000)占优,往后看在其他类型的场外资金明显入市之前,预计科技+小盘风格仍将延续。来源:财联社
【市场分析】点击下方“余下全文”查看行情分析
上周沪深主要股指呈现震荡上行、强势上涨的走势,成交量明显放大。活跃市值强势大涨,资金保持较高的进场积极性。
从上证指数走势来看:上周股指总体呈现强势上涨的走势,虽然周四股指一度冲高震荡,但周五走出“阳包阴”的强势走势,并且单日多空资金净流入470.54亿元,流入力度明显提升,说明短期资金有较强的承接力和进场积极性。目前股指运行在5日成本均线上方,总体上是强势运行状态。从近期公布的7月份经济数据来看,相比二季度有一定的承压和下滑。但股市总体强势向上运行。主要原因,第一点:市场总体处于估值低位,有向上修复的空间;第二:近期增量政策虽然没有超预期的定调和落地,但是中期政策仍有预期,尤其是9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十月份的“四中全会”政策预期较强,短期的经济下滑在合理范围之内,三季度首月的经济数据对于趋势向上的强势走势扰动不大,后续还需关注8月份的经济数据情况。第三点:近期融资融券余额突破2万亿元;央行公布7月份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同比多减少7800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同比多增1.39万亿元,能够反映居民存款向股市搬家的趋势。所以,市场流动性充裕,投资者入市意愿和力度加大,对趋势惯性向上延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股指正在围绕3700点关口争夺,3700-3731点是2020—2021年平台位置,该位置有一定的技术和心理压力。不过,该平台距离当前已经有4年时间之久,压力主要存在心理层面,能否突破和修复主要看增量资金进场的持续性。同时,上周券商板块大幅上涨,科技成长板块总体维持较高的积极性,市场做多氛围和赚钱效应较强。券商板块的走强,一方面市场成交量持续放大,直接利好券商;另一方面进入中报业绩公布期,券商板块业绩总体明显增长,板块有活跃的基础,并且对短期资金的做多情绪有一定的带动。大金融板块活跃的持续性需要成交额的支持,后续能否持续活跃仍需增量资金的进场。从深成指、创业板指数的走势来看,近几日呈现加速上行的态势,主要是增量的中小资金风险偏好较高,对科技成长股操作积极。不过,相关科技成长股的连续上涨后,盘面上表现出一定的“投机”氛围,下周中报业绩进入密集披露期,股价持续上涨和业绩增速不能有效匹配的品种,可能会有分化和震荡。从0Z指数走势来看:该指数短期震荡之后,在13日成本均线位置企稳反弹,多空资金净流入1190.60亿元,对比上海市场资金流向来看,中小盘品种和中大盘品种资金操作相对均衡。从短期结构牛指标组来看:马股数量高位横盘并小幅提升,牛股数量区间震荡小幅回落,熊股数量低位有小幅拐头的趋向。总体上指数强势运行过程中,牛股数量提升不明显,主要是部分强势股补跌,部分横盘震荡股票上行,两者之间对冲所致,也能看出板块轮动较快的特点。同时,熊股数量的小幅抬升,也要警惕部分个股转弱的风险;部分横盘蓄势整体涨幅小的公司有一定的机会。当前可采取稳中有进的操作策略,总仓位控制在7成左右,底仓持股为主,警惕强势股的补跌风险,短线不宜激进追涨连续大涨的品种。
从上周多空资金流向来看:70个板块中55个板块资金净流入,15个板块资金净流出,整体板块主力资金维持较高的积极性。其中证券保险、计算机应用、元件、电气电源设备、电子半导体、通信设备、光学光电子、计算机设备等板块资金流入居前;航空军工、银行、服装家纺、基础建设、石油化工、火电、船舶制造、煤炭炼焦等板块资金流出居前。资金流出居前的板块主要集中在中期走势较强的高股息银行、电力、煤炭等防御性板块,近期强势的军工板块,以及部分周期类板块上;资金流入居前的板块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新能源等科技成长板块上,以及和大盘走势密切相关的券商等板块上。总体上资金维持较高的风险偏好,弹性较大的科技成长品种风格占优,其中和流动性充裕有直接关系。从盯盘龙虎榜近5日的领涨方向来看,新股指数、高控盘指数、高价股指数领涨,也能看出资金对科技成长方向的次新股操作积极。尤其是2021年前后上市的次新股,经历2021-2024年市场下跌,估值泡沫挤出相对充分,部分行业细分龙头股价距离前高位置较远,散户持仓相对较少,底部机构建仓积极,加上总体市值不大,有一定的弹性和运作空间。其中底部形态构筑良好、尚未大涨的品种可适当关注。目前市场成交额维持在2万亿水平之上,相关题材概念炒作会延续,其中政策支持逻辑较为确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反内卷”、大金融等方向有望维持轮动的态势。同时,部分短线机会是流动性推动的题材炒作,对于脱离业绩炒作的品种不宜激进追涨。选股应坚持“避高就低”的原则,中线选股应从基本面继续挖掘中报业绩稳增长、高分红的红利蓝筹,以及业绩高增长、低估值的成长白马股,尤其是主力控盘度连续增加、有牛机构、牛私募进场的个股积极逢低配置。短线选股,应在政策支持的主线方向中捕捉横盘震荡阶段主力资金流入积极或者技术形态刚刚突破的品种。如图1:
本文反映当前观点,该观点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相关资讯来源于公开信息,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祝投资顺利! 如果您看懂了,一定要点“完全看懂了”按钮。最后不要忘了点“顶”哦!